災害之後
災後,公司老闆首先要關注你自己和團隊的安全,其次是處理公司的損失。災害發生後,要及時、妥善地與員工、供應商和客戶溝通。同樣重要的是,與保險公司討論理賠,與裝修公司討論重建事宜。如果可能的話,在災害發生前就找好當地裝修公司,以急需時沒有合適廠商相助。
一旦你需要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儘快打電話與他們聯繫。及早申請,可能會讓你排在理賠名單的前面。理賠人員也可能較早與你聯繫。若符合理賠條件,你電話打得早,理賠款項到手也早。
自然災害之後,你該馬上做什麼?
自然災害之後頭一兩天內,你要:
- 找到所有員工,暸解個別需要。
- 評估公司、設備和庫存的損失。
- 就理賠要求致電保險公司,並將理賠案號存在雲端。
- 聯繫裝修人員,重新裝修公司。
- 採購可能被搶購的高需求物資,如石板材、大型垃圾箱及流動辦公室/住宅。
- 租用車輛,替換遺失或損壞的車輛。
- 向員工、裝修公司說明裝修和恢復營運計劃及工作時間表。
- 告知客戶公司是否營業,以及客戶訂單現況。
- 聯繫房東、房貸金融機構,保持意外期間溝通暢通。
應付了災後最緊迫的事務後,有四個需要關注的議題:員工、資金、設備狀態和恢復營運。
員工安全和溝通
確認公司所有員工都安全、個人需求獲得滿足。例如,他們是否有家可歸?家中有無災情影響住宿避難?有無交通工具返家? 提供公司能給予的一切支援,用電子郵件、聊天群組為員工建立互助網路。此刻把公司計劃繼續營業的消息告訴員工,穩定員工情緒,至關重要。公開說明公司重建計畫,並表達員工受僱情形仍維持不變(根據實際狀況)。
如果你為公司買了保險,讓員工知道保險範圍包括工資,員工能按時領薪。工資若不在保險範圍內,立即查看你個人有無能力支付員工薪資。因為,員工仍需支付房租、房貸等基本家庭開支,有必要確知工資是否受災害影響。如果你付不出工資,他們可能被迫另謀高就。公司可能須設法留住員工,因為員工離職恐怕危及災後復原工作。
與員工、供應商和客戶溝通時,須為每一組人提供他們切身有關的專屬訊息。溝通要點包括:
- 員工: 告知人身安全、公司的最新狀況,以及由於災害讓生意停頓,公司能否發放工資
- 供應商: 向關鍵供應商傳達產品需求,以便他們補充庫存,幫助公司儘快重建、重新開業
- 客戶: 告知公司預計重新開業的日期、營業地點是留在原處、暫時選址或永久新址
災害發生後,有必要重新評估公司所買保單的承保範圍,因為需求可能改變了。你無法更改此次災害相關理賠的保險範圍,但可針對未來災害預作修正。
評估實物損失
一旦不再有安全風險,即可調查公司所受損失。要用照片和/或影片記錄所有損害,以便申請保險理賠。 對照災前寫的庫存清單,列出所有受損物品,並保留維修收據,用這些詳細資訊辦理賠。拍攝受損設備、車輛的照片或影片,記錄設備、車輛的序號。如果公司庫存因災害有損失,跟供應商索取發票副本,以重建庫存記錄。若可能,儘量整理出過去一年間的庫存相關發票。
如果洪水反覆發生造成災損,公司申請理賠時,須證明此次受損設備是以保險公司上次災後的理賠款購置。製造機械、辦公設備、電腦及車輛因災害損壞,可能必須更換。庫存貨品也可能損耗。要彌補這些缺口恢復公司業務,需要大量資金(資本支出)。 災後採購新設備時,無論是嶄新還是翻新的,最好向災區之外的店家購買。不要在洪水災區購買新車,以免賣家庫存車被水淹過。受損跡象包括:有污漬的腳墊、電氣故障、鉸鏈生銹或車內異味等等。此外,在天災發生後不久,經銷商可能有庫存受損,加上供應鏈中斷,車價可能上漲。
在檢查損壞、損失之前,先要按照疾病管制機關的規範指引,讓員工受訓,學習處理災區污染(如洪水中的污水)裡的有害物質,包括與公司業務或在地社區有關的污染。在颱風洪水等緊急情況下,家戶、醫療及工業用化學品可能會被釋放到環境中。
評估財務現狀
儘管災後可能難題不斷,壓力龐大,公司仍須評估財務狀況。如果你沒錢支付員工在臨時停業期間的工資,可申辦過渡性貸款,這通常是短期貸款,快速挹注現金,或者向某些災後重建基金申請補助。災前擁有良好信用評等的公司,可能較易取得貸款。貸款選擇可能包括:
- 補助金: 未能申貸成功的企業主,可能有資格申請其他救助,包括補助金,用來支付醫療費、車輛修理、業務用工具及設備。
- 供應商: 可把公司蒙受重大損失的情形告知營業場所在災區以外的主要供應商,表達有意尋求補助、財務支援。有的供應商可能有餘力提供折扣或其他財務援助。
- 過渡性貸款: 瞭解政府或非營利機構是否提供過渡性貸款,以便快速取得現金,支付員工薪資。
災後,應重新評估現有保單承保範圍,因為需求可能有異動。你不能改動此次災害理賠的承保範圍,但能針對未來災害事先調整。
清理與重建
災後,可以聯繫緊急應變計畫中記錄的那些供應商,購買建材、用品。也可尋找其他當地商家,採購恢復公司營運所需物品。
你可查看備份在外部硬碟(位於公司以外的地點)或雲端資料庫的公司財務資訊、業務資料。
災後,要立即聯繫你的保險公司。如果你公司暫時停業,你要提供保險人員新的聯絡方式。申請理賠前,先告知他們公司受災情況,確定申請理賠須繳交的資料(例如受災情況照片和證明受損或毀壞設備價值的原始記錄)。某些輕微損壞,可以自己修復,但你要在修復前紀錄損壞情形,在保險理賠人員來評估公司財產損失時給他。他到達之前,不要扔掉損壞的材料、設備,以作為災損證明。
為保險理賠記錄災損時,物證、資料要分門別類整理妥當。將災損理賠項目列表,加上編號,註明保險公司的理賠連絡人。為申請理賠收集物證、準備資料很不容易。但大部分編製庫存商品、設備清單的工作,應該在災害發生前就先完成。
宣布重新營業
災後重建後的重要任務,是告知客戶:公司重新開業了。客戶可能期待一切如常,不知公司還在辛苦復原。如果有些服務暫時不能提供,要明確告訴客戶服務異動,或考慮等一切就緒再重新開業。公司改變服務內容,有可能讓客戶改去別處消費。
一旦公司恢復營業,可以用臨時招牌做廣告,宣布重新開張。要及時更新公司網站、社群媒體內容,與客戶群分享重新營業的消息。
資源
台灣的小型企業老闆,可以查詢相關網路資源,以利災害整備、災後重建,例如:
台灣中小企業處馬上辦服務中心
受災中小企業協處措施
災害情報站